一、继电器(relay)工作原理和特点
当输入量(如电压、电流、温度等)达到规定值时,控制输出电路导通或断开电器。可分为两类:电气量(如电流、电压、频率、功率等)继电器和非电量(如温度、压力、速度等)继电器。它具有动作快、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体积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力保护、自动化、运动、遥控、测量和通信。
继电器是一种具有控制系统(也称输入电路)和被控制系统(也称输出电路)的电子控制装置,通常用于自动控制电路,实际上是一种用较小的电流控制较大电流的自动开关。因此,它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1.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电磁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电枢、接触弹簧等组成。只要在线圈两端增加一定的电压,线圈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在电磁吸引的作用下,电枢将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入铁芯,从而驱动电枢的动态接触和静态接触(常开接触)吸入。当线圈断电时,电磁吸力也会消失,电枢将在弹簧的反应力中返回到原来的位置,使动态接触与原来的静态接触(常闭接触)吸入。通过这种方式吸入和释放,从而达到在电路中引导和切断的目的。对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接触点,可以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断开的静态接触点,称为常开接触点;连接状态的静态接触点称为常闭接触点。
2.热敏干簧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热敏干簧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热敏磁性材料检测和控制温度的新型热敏开关。它由温度传感磁环、恒磁环、干簧管、导热安装片、塑料衬底等附件组成。热敏干簧继电器由恒磁环产生的磁驱动开关动作,而不是线圈励磁。恒磁环能否向干簧管提供磁力取决于温度传感磁环的温度控制特性。
3、固态继电器(SSR)工作原理和特点
固态继电器是两个接线端为输入端,另外两个接线端为输出端的四端器件,中间采用隔离器件实现输入输出的电隔离。
固态继电器根据负载电源类型可分为交流型和直流型。根据开关类型,可分为常开型和常闭型。根据隔离类型,可分为混合型、变压器隔离型和光电隔离型,光电隔离型最多。
二、继电器主要产品的技术参数
1.额定工作电压
是指继电器正常工作时线圈所需的电压。交流电压或直流电压可根据继电器型号而定。
2.直流电阻
是指通过通用表可以测量继电器中线圈的直流电阻。
3、吸合电流
是指继电器能产生吸合动作的最小电流。正常使用时,给定电流必须略大于吸合电流,以便继电器能够稳定工作。线圈增加的工作电压一般不超过额定工作电压的1.5倍,否则会产生更大的电流,烧坏线圈。
4.释放电流
是指继电器产生释放动作的最大电流。当继电器吸入状态的电流减少到一定程度时,继电器将恢复到未通电的释放状态。此时,电流远小于吸入电流。
5.接触切换电压和电流
是指继电器允许加载的电压和电流。它决定了继电器可以控制电压和电流的大小,否则很容易损坏继电器的触点。
三、继电器测试
1.测量触点电阻
用万能表的电阻齿轮测量常闭触点和动点电阻,其电阻值为0(触点电阻值可以以更准确的方式测量在100m欧以内);常开触点和动点的电阻值是无限的。可以区分常闭触点和常开触点。
2.测量线圈电阻
万能表R×10Ω档测量继电器线圈的阻值,从而判断该线圈是否存在着开路现象。
3.测量吸合电压和吸合电流
找到可调节的稳压电源和电流表,向继电器输入一组电压,并将电流表串入电源电路进行监测。慢慢提高电源电压。当听到继电器的吸合声时,写下吸合电压和吸合电流。为了准确性,你可以尝试几次来寻找平均值。
4.测量释放电压和释放电流
也与上述连接测试相同。当继电器吸合时,电源电压逐渐降低。当听到继电器再次释放声音时,记下此时的电压和电流,并尝试多次获得平均释放电压和电流。一般来说,继电器的释放电压约为吸合电压的10~50%。如果释放电压过小(小于1/10的吸合电压),则不能正常使用,这将威胁电路的稳定性,工作不可靠。
四、继电器的电符号和接触形式
继电器线圈在电路中用长方框符号表示,如果继电器有两个线圈,则绘制两个平行的长方框。同时,继电器的文本符号标记在长方框或长方框旁边J。继电器的接触点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直接画在长框的一侧,这种表示方法更直观。另一种是根据电路连接的需要,将每个接触点绘制到各自的控制电路中,通常在同一继电器的接触点和线圈旁边标记相同的文本符号,并将接触点编号以显示差异。继电器的接触点有三种基本形式:
1.动合型(H型)线圈不通电时,两个触点断开,通电后,两个触点关闭。用合字拼音标题H”表示。
2.动断型(D型)线圈不通电时,两个触点关闭,通电后两个触点断开。用断字的拼音字头D”表示。
3.转换型(Z类型)这是一个接触组类型。该接触组有三个接触点,即中间的移动接触点和上下的静态接触点。当线圈不通电时,移动接触点和其中一个静态接触点断开,另一个关闭。线圈通电后,移动接触点移动,使原断开的关闭,原封闭的关闭状态,以达到转换的目的。这样的接触组被称为转换接触点。用转字的拼音开头z”表示。
五、继电器的选择
1.首先了解必要的条件
①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最大电流;
②被控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③被控电路需要几组接触。在选择继电器时,一般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可以作为选择的基础。控制电路应为继电器提供足够的工作电流,否则继电器吸力不稳定。
2.查阅相关资料确定使用条件后,可查找相关资料,找出所需继电器的型号和规格。如果手头有继电器,可以根据数据检查是否可以使用。最后,考虑尺寸是否合适。
3.注意设备的体积。如果用于一般电器,除了底盘体积外,小型继电器主要考虑电路板的安装布局。对于玩具、遥控器等小型电器,应选择超小型继电器产品。
深圳市富连达科技有限公司是NI联盟商、代理商、系统集成商,主要有NIGPIB、NILABVIEW、NIDAQ、NI板卡、NI数据采集卡等产品。公司拥有产品测试的软硬件全套应运解决方案,开发范围包括ICT、Boundary Scan、功能测试、系统测试。业务覆盖深圳、广州、珠海、佛山、南京、杭州、厦门、西安、成都、武汉、重庆、北京等地。
有需要的可以联系在线客服!
上一条: 继电器测试方法和继电器的选用方法
下一条: 继电器的定义及分类有哪些?
相关新闻
- 美国国家仪器NI公司:测试平台标准化 降低客户成本
- 美国国家仪器公司推出mmWave 5G封装测试解决方案
- NI数据采集设备技术总览
- NI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采集卡有什么区别
- 什么是NIGPIB?
- 关于NI数据采集卡采集频率的问题
- NI数据采集卡的由来与分类
- 美国国家仪器的快速16位数据采集卡
- 何为IN数据采集
- 加速5G RF通信发展!Cadence完成对美国国家仪器旗下子公司AWR的收购
- 继电器测试方法和继电器的选用方法
- 继电器的继电特性及电路原理
- 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 继电器和接触器有什么区别?
- 有关NI采集卡收集频率,和具体收集间隔时间不一的难题
- 什么是系统集成?系统集成的类型是什么?
- 继电器常见故障到底是由哪些导致的呢?
- 继电器可能出现的极限条件
- 嵌入式系统-航天工业的应用条件
- 嵌入式系统的主要特点和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