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具有以下功能:
1、扩大控制范围:例如,当多触点继电器的控制信号达到一定值时,可根据不同类型的触点组同时切换、断开和接通多个电路。
2、放大:例如敏感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等控制量很小,可以控制大功率电路。
3、综合信号:例如,当多个控制信号以规定的格式输入多绕组继电器时,它们相对综合,以达到预定的控制效果。
4、自动、远程控制和监控:如自动装置等电器的继电器可组成程序控制电路,实现自动操作。
继电器(英文名称:relay)是当输入量(励磁量)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使控制量使电气输出电路发生预定阶跃变化的电气控制装置。控制系统(也称为输入回路)和控制系统(也称为输出回路)之间存在交互关系。通常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一种“自动开关”,用小电流来控制大电流的运行。因此,它在电路中起到了自动调节、安全保护和转换电路的作用。
扩展信息:
影响继电器可靠性的因素:
1、环境对继电器可靠性的影响:GB和SF运行的继电器平均故障时间高达820000h,而NU环境下仅为60000h。
2、质量等级对继电器可靠性的影响:选用A1质量等级继电器时,平均无故障时间可达360,000h,而C级继电器平均无故障时间为110,000,即33 .乘数差表示继电器的好坏,额定值对其可靠性性能有很大影响。
3、触点类型对继电器可靠性的影响:继电器的触点类型也影响可靠性,单掷继电器的可靠性高于同极数的双掷继电器。随着可靠性的提高,逐渐降低,单刀单掷继电器的平均故障间隔是4刀双掷继电器的5.5倍。
4、结构类型对继电器可靠性的影响:继电器结构有24种,均影响可靠性。
5、温度对继电器可靠性的影响:继电器的工作温度范围为-2570。随着温度升高,继电器故障之间的平均时间逐渐减少。
6、开工率对继电器可靠性的影响:随着继电器开工率的提高,平均故障间隔基本呈指数下降趋势。因此,如果设计的电路对继电器的工作速度要求非常高,则在维修电路时必须仔细检查更换继电器。
7、电流比对继电器可靠性的影响:所谓电流比是继电器工作负载电流与额定负载电流的比值。电流比对继电器的可靠性影响很大,特别是电流比大于0.1时,平均故障时间下降较快,电流比小于0.1时,平均故障时间基本相同,所以电路设计时应选择额定电流,较大的负载可以降低电流比,保证继电器和整个电路不会因工作电流的波动而降低可靠性。
上一条: 继电器的多次测试
下一条: 继电器工作原理及驱动电路
相关新闻
- 美国国家仪器NI公司:测试平台标准化 降低客户成本
- 美国国家仪器公司推出mmWave 5G封装测试解决方案
- NI数据采集设备技术总览
- NI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采集卡有什么区别
- 什么是NIGPIB?
- 关于NI数据采集卡采集频率的问题
- NI数据采集卡的由来与分类
- 美国国家仪器的快速16位数据采集卡
- 何为IN数据采集
- 加速5G RF通信发展!Cadence完成对美国国家仪器旗下子公司AWR的收购
- 继电器的多次测试
- 继电器工作原理及驱动电路
- 继电器该如何合理使用
- 继电器维护的要点
- 有关NI采集卡收集频率,和具体收集间隔时间不一难题。
- 继电器功效_检测继电器有什么方式
- 继电保护测试仪功能介绍
- 继电器有几种?什么是控制继电器?什么是保护继电器?
- 高频继电器测试新方案
- 继电器-器件测试的极限条件